「麵麵俱到」 到寶藏巖回味眷村

【記者劉仲書台北報導】狹小曲折的階梯,沿著山蜿蜒而上貫穿密集的平房,門牌號碼不規則地跳轉,許多房子裡已經沒住人了,環境乾淨但有點殘舊,斑駁水泥牆上,偶爾可見或鮮豔或黑色的藝術創作圖像,山間小路拉緊兩側的老房子,指引一條在現代社會逐漸消失的眷村歷史軌跡。這是座落於汀州路三段230巷的最末端,這裡是寶藏巖共生聚落。

(上圖)寶藏巖聚落獨特的歷史氛圍吸引許多藝術工作者進駐,社區內的牆面上隨處可見藝術家別具特色的彩繪圖像。(圖文/楊子磊)

「50、60年代的退役榮民,在這裡自力建造房子,隨著成家人口愈來愈多,就到旁邊蓋大一點的房子搬過去,門牌也跟著人一起移動。」寶村協會總幹事詹智雄說,寶藏巖聚落的歷史有3個時期,首先是30到40年代,最早6戶閩南籍人家進駐,而50到60年代,退役榮民進駐自立造屋,最後70到80年代則是中南部人到台北打拚,大量城鄉移民至此。

「2014台北眷村文化節」將在2月15日至23日於公館寶藏巖共生聚落舉辦,活動安排眷村美食園遊會、《麵引子》與《逗陣ㄟ》電影欣賞、相聲劇團演出、童玩體驗、麵食主題特展,還有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的舞劇團表演,並規劃北投中心新村與公館寶藏巖的眷村聚落散步導覽活動。

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說,這次特別的是麵食,以「麵麵俱到」為主題,麵粉製的蔥油餅、捲餅、麵疙瘩、包子等等,都與眷村有關。

他說,這次活動有麵食、有童玩、有導覽,除了好吃有趣,更重視深度體驗。

台北市長郝龍斌指出,過去將寶藏巖設成國際藝術村,許多國際藝術家進駐,7年下來完全符合計畫,成為多元文化特色景點。他說,自己也是眷村出身,眷村裡的親情、竹籬笆文化、小朋友的遊戲,以及好吃的麵食,都能透過這次的活動進一步認識。活動詳情請上:http://militaryhousing.culture.gov.tw/2014/index.html

▲「回味台北‧麵麵俱到」2014台北眷村文化節將15日將於寶藏巖聚落正式豋場,圖為將麵粉袋改製為內衣褲的場景佈置,令觀眾感受克難年代的生活氛圍。(圖文/楊子磊)

▲2014台北眷村文化節展示許多老舊生活用品,重現國民政府遷台時眷村的居家氛圍。(圖文/楊子磊)

▲寶藏巖聚落原先的居民多為老榮民及其眷屬,聚落景觀上維持著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風貌,成為深具眷村人文意向的時代縮影。(圖文/楊子磊)

【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LihpaoDail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趴趴走papago巴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